在刚刚结束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教授与北京大学王小秋教授分别向“两会”提交的由政府出面组织修纂《清史》的议案,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史学会前会长、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说,作为传统“正史”的一种,修成于1927年的《清史稿》,有它的优点,同时也有很多观点、史实上的问题。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积累,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清史研究在广度、深度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这样,重修《清史》既是一种学术上的必然,也具备了学术上的可能性。将要编纂的《清史》,在体例上应吸取传统纪传体史书的优点,保留其大事编年、人物传记等有利于反映历史面貌的体裁,同时也需加入通史、专史等新的体裁。在内容选择上,要着力于描写清代军政大事,包括各民族关系的发展、边疆的巩固等等,做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观点鲜明。这就需要集中全国语言学、文献学、军事学、天文学、水利学等各方面专家,包括台湾的专家,共同为这一文化事业努力,如果资金、人力等条件许可,用20年左右的时间,可以修成一部100卷左右,总字数达到3000万的巨著。可以断言,它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一样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
有学者认为,修成于北洋军阀时期的《清史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部完全定稿的正史。而且由于我们今天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及文化传统许多方面都与清代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所以重修清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清朝如何从一个东北的小民族发展起来,统治各民族达200余年,又怎样从强盛走向衰亡?这些历史理论问题都有重要的政治借鉴意义。从目前的学术研究来看,成绩是主要的,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典志部分比较薄弱;二是有良莠不齐的现象存在,我们在利用研究结果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它们加以辨析,必要时还需进行重新研究。在文字表述上,可以考虑用浅显的文言文,这样既可照顾到本书的普及性,又不致使全书部头过大。
从学术研究发展的趋势来看,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国内外有许多清史研究的论著问世,在史料搜集、文献整理、史事论述、历史评论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积累。从历史观和方法论来看,有80年历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培育了几代学人,形成了一支坚强的史学队伍。这支队伍中的清史研究者完全能够反映出时代对于史学工作提出的要求,胜任大型清史的撰写任务。另外,近年来史学界在大量引进外国史学的积极成果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于中国史学遗产(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总结,注重发扬中国史学的民族特点。以上这三个方面,是撰写综合性的大型清史的前提。如果在资金、人力配备、信息手段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那么这个工程是可以计日成功的。